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国内期货交易市场产生的早期,实际上是曾经上市过国债期货产品的,与股指期货相似的是,同样由于当时国内期货交易市场交易制度非常不完备,短暂运行过的国债期货后来被叫停关闭交易了。
我国国债期货的产生一方面是源于推动现货市场的发展。我国于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国债是不允许转让买卖的,1988年才开始国债流通转让的试点。到了90年代,借助于交易所股票交易网络系统,可以方便地买卖国债,国债二级市场才真正形成。但二级市场的交易一直不很活跃,而一级市场的发行又屡屡陷人困境,一再重复行政摊派的强行分配方式。由于国债流通困难,二级市场交易不活跃,导致国债发行不顺利,发行价跌破面值。因此,为了放开和活跃国债二级市场和促进国债发行,二级市场除了国债现货市场、国债回购市场等开始运行以外,还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另一方面,国债期货交易的推出也是为了配合中央银行的改革。1993年,人民银行总行的一份改革计划获得国务院的批准,人民银行将成为真正的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实施宏观调控。中央银行将通过金融交易市场吞吐各种有价证券来投放回笼基础货币,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为使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得以正常操作,我国开展了国债期货交易。
我国第一次国债期货交易试点开始于1992年,由上海证券交易所最先推出12个品种的国债期货合约,但只对某些机构投资者开放。那时国债期货交易并不活跃,之后10个月,上证券交易所对国债期货合约进行了修改,于1993年10月25日向社会公众开放。北京商品交易所、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和武汉证券交易中心也纷纷推出国债期货交易。1994年4月,国债期货交易开始逐渐趋于活跃,成交量已达2.8万亿元。1995年更加火爆,持仓量不断增加,市场风险越来越大。至1995年春节前,全国已有14家交易所/证券交易中心开设国债期货。当时股票市场的低迷和钢材、煤炭、白砂糖等大宗商品期货品种的相继暂停交易,使得大量游资云集国债期货市场。1995年初,上海证券交易所的“314”合约在数家机构联手操纵下,出现日价位波幅达3元的异常行情。同年2月23日,财政部公布的1995年新债发行量被认为利多,另外“327”国债本身贴息消息日趋明朗,致使全国各市场国债期货均出现向上突破行情。上海证券交易所空方主力在148.50元价位封盘失控,行情飙升后蓄意违规,在16点22分之后,大量透支保证金以千万手的巨量空单,将价格打压至147.50元收盘,当日“327”合约暴跌3.8元,致使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暴仓,造成外电惊称的“中国的霸菱事件“327”国债事件①。“327”国债事件之后,各交易所虽采取了提高保证金比例、设置涨跌停板等措施抑制国债期货的投机气氛,但终因当时的市场环境所限,上海证券交易所依旧风波不断,并于同年5月10日酿出“319”风波。5月17日,中国证监会鉴于当时并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的基本条件,做出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