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期货上市以来,日内波动巨大,出现过集体涨停和集体跌停的走势,成为短线交易者很喜欢的一个品种。2018年2月7日,苹果期货在上市的第33个交易日所有合约全部跌停;主力合约最低到6471点;2月23日,第40个交易日,苹果期货所有合约又全部涨停,此后开始了反弹行情,可谓一波三折,市场充满了传奇和神话,更多的是让人看不懂的行情。
主要波动特点:
短线波动幅度大,日内趋势明显。苹果期货上市共有71天,日内平均波幅超过100点,经常出现单方向的大行情。其中,涨停1次,跌停一次,波幅超过1.5%以上的高达26天,超过全部交易的三分之一。
手续费便宜。即使连续上调,也远远少于其他品种。 因为日内交易过于频繁,手续费的优惠政策被郑商所提前终止,最高时候的成交量与持仓量之比达到20:1,投机色彩浓厚,一度成为日内成交量第二的交易品种。
持仓量较小。通常早盘增仓,尾盘减仓。大部分资金属于日内的短线交易,不会留过夜仓,因此行情通常出现上午增仓,下午和尾盘快速减仓的现象。
持仓集中度差。前20名主力更换相当频繁,散户参与积极。前期空头主导,一是苹果现货销售缓慢。多数苹果出库速度低于往年,经销商采购不积极,预期的行情未出现。
产业对期货接受程度差
在苹果期货刚上市的时候针对山东的主产区进行调研结果表明,贸易商普遍对苹果期货没有深刻认识,果农的意识更差,与产业和农户的联系有待加强。
价格不透明不连续
现货与期货无法参照互动,苹果行业本身缺乏连续的报价机制,更多的是冷库和贸易商进行报价,缺乏连续性和行业价格。
劣币驱除良币效应
符合交割标准的红富士苹果由于产地不同,口感、品质都有不同,对部分地区的苹果起到了打开销售途径的作用,但单一的以果径、色泽来设定交割品级设定直接拉低了优质苹果的定价。
总持仓量偏低
目前的单边持仓约3万手,共计30万吨,与能够参与交割的商品总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市场现货主体参与程度低,投机资本占据主导地位但相对分散。
2月23日以后,多头主动。昨天1810合约的持仓量已经超过1805成为主力合约,今天1810合约继续大涨,逼近涨停。
05合约和10合约存在着不同的逻辑,所以之间的操作手法也不尽相同,传统的商品近远期跨期套利操作在苹果新季和旧季之间根本没有太多必然联系。
目前由于天灾影响,陕西、山西、甘肃部分地区的苹果出现花蕾因霜冻而不能结果的担忧,这种担忧持续发酵,尤其是对苹果替代作用较大的水果比如樱桃等也出现了受灾现象,所以短时间避险情绪升温,加速推高了远期价格,另外主力多头移仓远月,也轻易使得持仓量本来就很低的远月合约上涨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