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的其他功能
1.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期货交易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是通过期货市场价格信号、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总体效用达到的。
假设某一农产品在两年生产中,第一年获得好收成,平均每人获得3个单位;而在第二年由于天气等原因,收获量减少到平均每人只得到1个单位。在没有相应的期货价格作为指导的前提下,供给量不会发生总体转移,形成的供求曲线(见图2-3)为:第一年的供给曲线SS1与需求曲线DD1相交于E1点;而在第二年的供给曲线S2S2与需求曲线D2D2相交于E2点。由阴影区相加表示的两年效用之和只能是(4+3+2)+4,即13个单位。
如果有相应的该农产品期货,由于期货是正确地反映该农产品价格的超前指标,第二年的期货交易价格高于第一年的期货价格,根据这一价格信息,将会有一定农产品转移一部分到第二年,即会将一部分第一年边际效用较低的该农产品转移到边际效应较高的第二年,假如转移一个单位的该农产品到第二年,其阴影区域所表示的两年效用之和会增加至(4+3)+(4+3),即14个单位,由此可得出结论:期货可以通过形成有效的远期价格信号,提高农产品分配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增加总体效用。
2.降低期货交易成本
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下,市场活动是必须付出交易成本的。所谓交易成本,是指达成一笔交易所要花费的成本,也指买卖过程中所花费的全部时间和货币成本,包括传播信息、广告、与市场有关的运输以及谈判、协商、签约、合约执行的监督等活动所花费的成本。交易成本理论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 Coase,R。H。)提出的,在他著名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认为交易成本是“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及利用价格机制存在的其他方面的成本。
用交易成本理论去比较单纯现货交易与引入期货交易后的期货一现货市场,可以明显发现期货交易的存在可以有效降低市场活动的交易成本。
在单纯现货交易市场上,任何商品的供求关系总是在变动,对于商品的买卖双方来说,价格的变动就意味着风险。价格上升时,卖方将受益,买方将要付出代价;反之亦然。在正常的交易过程中,由于价格变动给双方带来的影响是不对等的,从受益的一方来说,从价格变动中增加的收益通常对再生产过程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受益方的再生产过程的扩大,基本上取决于正常经营条件下所产生的利润的积累。但是,对于受损的一方来说,价格变动带来的损失则是比较严重的,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由于期货价格发生不利变化而出现亏损,很可能导致生产过程的中断。例如生产者由于价格下降而发生入不敷出,则下一个生产周期无法购买足够的生产要素,不仅要承受价格下降的损失,还要承受生产要素闲置的损失。这就是现货市场参加者所必须付出的交易成本。在整个市场上,这种交易成本普遍存在。对于经营不同商品的市场参加者来说,这种交易成本与价格波动成正比。价格波动大的产品和行业,其参与者为此付出的交易成本大于价格波动小的产品和行业。这些参与者在高风险与高交易成本的状态下完成各自的市场行为。对他们来说,发展期货交易,降低风险和交易水平,是一种内在的要求。
在引入期货交易的条件下,经营商品的市场参加者和期货投资者将同时进入期货市场。对于经营商品的市场参加者来说,期货交易市场提供了一种无可替代的保值工具—期货合约。所有的经营商品的市场参加者,无论持有现货的、将来要买进现货的,还是将来要卖出现货的,都可以利用期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通过买进或卖出期货的套期保值交易行为,那些参与期货交易市场的商品经营者将其面临的价格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对他们来说,期货买卖消除了他们的价格风险,显著地降低了他们的交易成本。与此同时,他们让渡到期货市场的价格风险中所包含的投资收益,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通过频繁、大量的期货合约买卖活动,这种投资资本起到两种积极的经济作用:第一,吸纳了套期保值者所转移的价格风险;第二,制造了期货市场有效运行所必需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