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学术界的观点,可将投资者情绪理解为以下两方面:是“"期望”,即体现出投资者对未来的资产价格运动的预期;二是“偏离”,即投资者情绪是当前的资产运动带来的与未来实际资产价值的差异。
投资者情绪的国内外研究自Kume和Lee研究表明投资者情绪是股票收益的重要因素之后,投资者情绪研究就成为行为金融领域的一个热点。 Baker和 Wurgler明确了投资者情绪的定义:投资者情绪就是在股票市场上,不根据公开财务报表的现金流和投资风险而交易股票的一种信念。R。 David Mclean和赵蒙新在探究经济周期、投资者情绪和外部融资成本的关系时发现,投资和就业与时变的外部融资成本一致,在经济衰退和低投资者情绪时期对托宾的q都较不敏感,而对现金流更敏感,从而得出结论,经济衰退和低情绪增加外部融资成本,从而限制了投资和就业。 Hersh shefrin提出, Baker-Wurgler情绪间接影响了投资者对预期收益判断的时间序列及他们对风险判断的横截面。其研究结果与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判断(由情绪间接)影响市场价格的立场是一致的。
国内方面主要是通过对封闭式基金及股票市场流动性来探讨投资者情绪。较为经典研究如下在 Baker和 Wurgler的硏究基础上,我国学者易志高和茅宁用反映投资者主观情绪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和新增投资者开户数两个主观指标代替股利收益和股票发行/券发行比率构建了我囯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数。徐信忠等研究发现开放式基金机构投资者之一)的投资行为在行业层面存在羊群现象。不仅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会存在一致性,机构投资者有时候也是关联性很强的噪声交易者。
池丽旭和庄新田的研究表明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乐观情绪的影响高于悲观情绪,极端情绪在股票市场上具有独特的预测能力。文凤华等通过分别构建中美市场投资者情绪代理指标,发现美国市场投资者情绪对中囯同类指标的传染性是随时间变化的,尤其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越高,其传染性越强,次贷危机发生时美国投资者情绪的传染性达到顶峰。